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返回上页设计师该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天域文化

2017-07-13 10:42:09 天域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其实大部分设计师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都被迷惑,迷惑的点在于,如何定义大小,普遍的定义方式只是单纯的看公司规模。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就是某天老李在酒会上认识老黄,相互介绍时说自己在一个巨型企业里上班,老黄问一年营业额多少,叫什么,老李神秘一笑举起两个手指说2000亿,叫腾讯。老黄也神秘一笑,说不错,差不多我们公司一半,老李忙问你们多少,在哪里,老黄说5000亿,中国烟草。
所以说你在腾讯做设计视为大公司,还是在中国烟草做设计视为大公司呢?

聪明的朋友就察觉到我话里的潜台词,你所在的公司大小其实总是相对而言,这个相对我需要划分两种情况来说明,就是软大小与硬大小,软大小的情况出现在类似上面的例子里,腾讯与中国烟草,意思是两个企业规模体裁都不小的情况下,还需要划分大小。

所以说你在腾讯做设计视为大公司,还是在中国烟草做设计视为大公司呢?

聪明的朋友就察觉到我话里的潜台词,你所在的公司大小其实总是相对而言,这个相对我需要划分两种情况来说明,就是软大小与硬大小,软大小的情况出现在类似上面的例子里,腾讯与中国烟草,意思是两个企业规模体裁都不小的情况下,还需要划分大小。

软大小问题
软大小应该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所从岗位,所在团队,与所做项目。

第一是岗位性质,例如你在美的电器里做产品设计,那么肯定比在美的电器做品牌设计或者UI设计更被器重,所能运用调配的资源更多,有些人对这种论调会表示不服,那么试想,美的电器会轻易更换一个产品设计总监还是一个UI设计总监,这种可能性基本不用讨论,因为美的电器的核心就是电器产品的研发,就跟一套电影可以不断换演员美指,但轻易不会换导演一样的道理。
第二就是所在团队的问题,我曾经呆过两个上市企业,第一个是我毕业一年后去的,另一个在近几年,在第二个上市企业里,并非一个以设计为核心的企业,但是规模比第一个大很多,纵向类目来说,已经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但是在这个公司里我所在岗位上曾经只有我个人负责线上与交互方面的工作,其余是品牌与平面设计师一堆,所以我的范畴只有我懂也只有我做,团队之间也并非没有交流,但这种交流有点类似周星驰与成龙聊电影,不是不能聊,但是一个喜剧一个功夫片那种感觉,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比较封闭与缺乏竞争的气氛。

第一个企业则是专门的提供互联网建设服务的公司,说名字大家也许会知道,我在那里呆了一年半,基本上70%的本领都从那里练就,当时设计部羽翼丰盛时大致是25-30人,感觉就跟一个班级一样,大伙特别融洽,各种针对设计提升的机制也比较完善,所以相对我而言,似乎第一个企业更大。

另一方面,团队除了人员规模的跟提升氛围的问题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领导问题,假设你有一个专业上司,那么他不会扼杀你的创造力,还可以为你的创造产生推动,同时他某种程度具备同理心,能够理解到你的表达与委屈。君不见,在大型企业里,特别甲方一类,设计的好坏其实基本上50%取决设计师,50%取决领导,所以某程度上领导的审美决定你的输出,这个跟沟通能力无关,因为你可能压根无法跟决策那个老顶见上一面。

大三是项目问题,同等规模的两个企业,假设你去了从事不同的项目那么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继续以第一个例子来调侃,假设你在中国烟草做设计,当然你的能力很牛逼,你的年薪也不低,但是你的能力无法充分展示,类似奥运的竞走一样,知道你能跑,但就是不给你跑。因为你一年到头做的可能都是企业的官网更新,偶尔更新一下企业的简介,偶尔更新一个产品的描述,运气好的可以有一些子公司网站给你弄弄,在不就做一些百度推广物料,噢不对,烟草不能推广,反正,你那些闪瞎狗眼的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之类,通常用不上,一年到头可能就年会海报或者其它文娱活动可以露一手,特别珍惜。所以当你去了这类企业,除非你能保证这个企业一辈子屹立你也一辈子不走,不然在我眼中这也是小公司一枚,会让你以后的出走更加困难,当然我重申一次,除非要在那呆一辈子。

其实以上论述的三个层次会相互影响,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你所选择公司的大小跟你有否错位相关,而错位的前提就是你对自己的定位。以上叙述的是软大小的问题,坦白说你能参与软大小的讨论时说明你的能力已经不差了,但其实更多人关注是是硬大小问题,我们马上来聊聊。

硬大小问题
硬大小的意思就是客观看来就可以识别大小,例如你家楼下的广告店跟腾讯比(我真的只是单纯觉得腾讯顺口而已),一下子就可以知道谁牛逼,当然这样的例子太极端只有概念说明的意义。

硬大小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围城问题,而且通常困惑两类人,第一类是应届生,第二类是非科班童鞋。为什么通常困惑他们,因为通常这类朋友以目前的游戏规则来说他们缺乏选择大企业的主动权,这里我强调一下:特例不谈论,五年前的情况不讨论,关注眼前。

正因为这两类童鞋有“买大”的门槛,所以他们难免会意淫大企业,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门槛的原因,应届生来说是因为职业性质原因,设计这一类目观念里一直不过于强调学历,以作品案例为主,应届生缺乏这个,所以他们通常要先去楼下广告店混一段时间。所以不过多说明,我们重点聊一下非科班。

想重点聊一下非科班是因为某天我去朋友公司做客,正巧他们讨论招聘问题,他们已经是一个上市企业,目前想招一个ui设计师(他们其实还不太清楚ui的概念,实际是做网页一类的工作,但是ui火啊,不这样叫档次都低了)。

我朋友(设计总监)跟HR在争得脸红耳赤,因为这个岗位招了一年有余,在我朋友的角度,这个设计师只要设计能力好,责任心强,经验多基本就ok了,但是HR代表了公司角度,所以条件就变成:第一、本三硕二,这个名词我解释一下,意思是首先专科的童鞋不用考虑,更别说各种培训学校出来甚至高中毕业的了,而本科毕业的需要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硕士的需要工作两年,坦白说我第一次听说设计师要招硕士的,但更厉害的在后面,HR继续满脸真诚说,之前更换的公司不能超过两个....此时我忍不住插了一下嘴,说像我们这个行业工作了三年以上的,没换过三五家公司都不好意思说啊。

所以现在的大企业其实已经很重视招聘的规范化,所谓规范化首当其冲是数据要漂亮,起码对外宣传员工的本科比例时不能让其它童鞋拉后腿啊,遥想当年我在上市公司工作,整个市场部三十人,只有我是专科生,真是一项光荣。然后企业会再考虑员工的稳定性,例如上面提及的HR童鞋说,如果招女性设计师,此设计师还需要已婚,最好已育,我朋友说那二胎怎么办?所以企业在尽量在你入职时就考虑好一切你可能会离职的干扰。

综合以上条件,基本架空了这个设计招聘,因为我跟我朋友的理解一样,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来说,非科班的其实居多,其次是专科,再者才是本科,而硕士我确实闻所未闻(当然我讨论的范畴是网页跟平面类,建筑一类也许较多),博士就已经算是笑话了。不过业界这两年确实在学历上的门槛越来越高,也许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后浪推前浪,越来越多高学历的设计师,自然淘汰了一批人,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公平,例如腾讯(真的是顺口)三年前还允许专科投简历,现在起码本科才能进入审核。

为免我一聊就扯远这个话题,我们回到硬大小上面,看看硬大小的好坏,其实硬大小问题通常跟甲乙问题纠缠在一起,就是纯设计企业还是实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明白,互联网企业基本可以视为一个设计颇为核心性质的企业,因为互联网这种高新企业基本是以视觉与体验形态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各种平台与应用,线上与线下傻傻分不清楚,我最近看到一句话叫:若干年前互联网只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手段,而现在互联网是经济增长本身。

所以很多实体企业其实已经跟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就算你不搞应用与公众号一类,起码电商与企业品牌是必须的,所以实业与纯设计来说,区别慢慢变成了横向与纵向的问题,设计企业的面广,而实业的点深。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以后的设计分类将会越来越细,专注于某个类目的设计师将会越来越多,例如只做房产行业的,只做服装行业的等等,所以甲乙问题将会越来越不存在界限,甚至专注于某一类的设计师更吃香,因为定位明确。

硬大小的问题其实区别的因素也比较硬,这个基本可以说跟是否设计行业无关,任何行业的人员在选择大小企业的时候,无非都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待遇。其二,发展空间,其三,稳定性。其四,福利与保障。我们一个一个来谈。

待遇
待遇来说,大企业给的不一定多,但合理。一般来说就是市场的平均水平偏上,因为大企业来说看的是大方向,而且因为身份资格具备主动权,不会特别为设计类人才开绿色通道,除非它的核心是设计,但是试想一下,纯设计的在中国基本没有大企业,互联网公司勉强算是一种,所以设计师能有高薪的大企业只能是互联网类,或者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例如一下线上金融之类。

而小企业来说,目前为了吸纳人才其实很多也给很高的薪酬,但是设计师会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后面几个问题,例如这个企业能持续多久,发展的空间多大,薪酬发放准不准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等。现在太多依托融资生存的互联网小企业,真正具备盈利能力或者变现能力并且发展健康的很小,一但资金链断了,就黄粱一梦了,因为进去时大家都梦想要上市分股的。

发展空间
发展空间来说,大企业可以提供现成的平台,平台越大资源肯定越多,这个小企业自然无法媲美,所以这一块肯定是大企业占优势,但是借用冯老师的观点,现在的大企业就是以前的小企业,而百里九十为半,大企业增长的空间肯定更少更慢,虽然资源多,但是跟你个人的收入待遇关系不大,最多是稳定偏好,而小企业可能是未来的大企业,所以假设选对了老大,飞黄腾达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是不高,毕竟我们看到拥有是成功的那一小拨,死掉的全在后面,所以去小企业关注发展空间的话需要很好的眼光与运气,一般来说不要被太多上市融资的说辞迷惑,没那么容易。

稳定性
坦白说,除非运气特别差的一般都差不多,因为按中国国情,在一个公司呆十年八年是极少的(国外设计师很多一呆就是十年八年),大企业会好点,因为可以温水煮青蛙。我就曾经呆过两个公司,呆到倒闭,而且没有任何劳动法规定的补偿,但通常来说一个公司呆两到三年是问题不大的,这个跟福利与保障一项有关,我们马上来说说。

福利与保障
其四的福利于保障小公司肯定比不上大公司,大公司叫“烂船也有三斤钉”,通常不会去到薪酬误点或者发不出薪酬的情况,但小公司这种情况太多了,我之前一个同事曾经呆在制作《大圣归来》那个动画公司,按他的描述苦不堪言,曾经试过拖了一年的工资,公司应对这个情况的方式是做担保为员工办信用卡度日,那位同事就靠信用卡活了一年,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离职,也是有情有义,最后还是欠了两个月工资没发,虽然最后这个公司也熬出了头,但这种公司已经算特例。

保障的另一块当然就是社保公积金一类,稍微有一些职场经验的童鞋都知道,小公司基本是没有的,或者给你上一个最低的社保,而且是一二线公司才有,所以如果考虑这一块的话,选择大公司基本没有错。

最后
所以设计师关于大公司与小公司的选择来说,我的分析大致如此,但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设计师在选择这个方向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你要清楚你未来的规划如何。

小公司的锻炼其实比较全面,假设你日后是考虑创业,那么小公司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因为你将成为一个多面手,业务设计客服都会涉及,但是你的项目含金量也许比较低,毕竟有金刚钻才揽陶瓷活,而假设你要选择大公司并且有很好的前景,你要考虑软大小的问题,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做出最优质的选择。

更多案例推荐

More case series
我要设计